通讯员 付瑞勇
在巴东扶贫战场,有一个敢于创业致富的“女闯将”。她的名字叫谭维友。
6月15日清晨5点,巴东县大支坪镇野三坝村,天空渐渐泛出鱼肚白,趁着日出前的凉意,谭维友扛上锄头、背上竹筐,步行到地里抢时间挖土豆。
“妈,我来帮你。”农忙时节,在湖北民院读大三的儿子向子阳专程请假回家当帮手。分拣、装袋、上车,9袋土豆顺利运回家。
干练、勤劳、有拼劲,有人给“女闯将”谭维友“画像”。
“这些年家里修房子欠了一屁股债,儿子读书要花一大笔钱,只好让丈夫出去打工,我在家里照顾婆婆和儿子。”从2004年起,谭维友成了一名留守妇女,丈夫每年回一两次家,她变身家里的“顶梁柱”。2013年,在精准识别中,谭维友一家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她并没有等靠要,而要用一双手拔穷根。
1995年,谭维友和丈夫在一穷二白中结为连理,从家徒四壁到修土坯房,再到小楼房,谭维友练就了吃苦的精神,积蓄了一股闯劲。“不能走老路子,要转弯,甚至要冒下险,你才会比别人更有可能接近成功。”如何过上好日子?谭维友这样说。
镇农业服务中心下发了果苗、蔬菜新品种,她都第一个抢着试种。在尝试和探索中,谭维友积累了一笔笔宝贵的经验,也拿到了“科技示范户”这个头衔。
2013年,大支坪镇在野三坝村打造小水果产业基地,闯劲十足的谭维友成为重点培育对象。谭维友将3亩口粮田中的2亩栽上葡萄苗。在她背后,村里总有人怀疑。
“我要用结果,让非议和否定不攻自破!”谭维友一头扎进葡萄园中,浇水、摘虫、施肥,幼苗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搅拌水泥浆浇筑柱子,搭建支架,拉铁丝网,谭维友靠着一双手,自食其力建起了一个标准、现代的葡萄园。
一个女人建起了一个葡萄园,这在野三坝村成了热门话题。“葡萄种植能手”谭保全伸出了援手,上门传授葡萄种植、管护真经。在师带徒的模式下,谭维友很快成了一个“土专家”。
如今,谭维友购了一批自动喷灌设施,自己动手安装到葡萄园里。同时,还自学了套袋、疏果、剪枝等技术,素来旁观的邻里乡亲们也调头登门拜她为师,谭维友则毫不保留地讲述秘诀。
2017年,谭维友2亩葡萄园采摘了4500公斤葡萄,收入1万多元。
寻思着做大蛋糕,谭维友一不做二不休,从河南驻马店引进红葡萄苗,栽在剩下的1亩口粮田里。
与建始县高坪镇隔河相望,靠着318国道线、石门河景区和正在建设的建始高坪火车站,谭维友寻思着一幅创业蓝图:开办一家农家乐,把房间改装成可供住宿的旅社,让游客来吃绿色饭菜、住民宿、采摘生态葡萄。
敢闯、敢拼、敢干,褪去“女闯将”的外衣,谭维友也演绎着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媳和慈爱的母亲三个角色。独自伺候85岁的婆婆向仕春,从未吵过一次嘴,为读大学的儿子搞好后勤,给远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当好贤内助,谭维友一个人填满了一家人的幸福,因此她们一家也入选野三坝村“幸福家庭”。
“有闯劲也要有韧劲,走走停停才叫生活。虽摘掉了穷帽子,我仍要做小康路上的‘女闯将’。”谭维友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