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到晴 低山气温10-26℃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首 页  新闻中心  我们巴东  旅游  文化  教育  财经  扶贫  招商  专题  微信
在线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深评浅议> 正文
 
做足“绣功” 难事不难
 

发布时间:2018-04-08 09:38:41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顾仲阳

近日去某山区贫困县采访,问起当地干部当前最难的工作,最多的回答是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这项工作投入力度大,群众受益多,怎么会成了“最难”?带着疑惑,笔者深入采访后发现,解决农民住房问题难就难在“不患贫而患不均”,平衡不好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很容易引发不和谐。

当地山区群众很多散居在山里的小平坝上,公路一般只能修到村部所在地,很多村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很多村民生产生活很不方便,很想搬迁。如果村组面临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有专门的项目实施整体搬迁,就会皆大欢喜。如果村组够不上这类整体搬迁的条件,按照现有的项目,各类群体之间的待遇不平衡就会随之而来。当地住房不安全的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待遇最高,人均能享受2.5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补贴,基本上自己不掏大钱就能住上新房。易地扶贫同步搬迁户待遇次之,但受项目资金所限等原因,这部分农户的数量地方一般会从严控制。接下来是危房改造的农户,当地最严重的D级危房人均补贴8000元。待遇最差的自然是住房还比较好的农户。

从项目设计来说,每个项目都是针对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实际工作中,不同农户之间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果差距过大,就容易不和谐。而地方干部最担心的是,贫困退出要评估调查群众认可度,其中要抽取1/3的非贫困户样本,这部分群众很容易不认可当地的扶贫工作……

难题咋解?笔者在一些解决得比较好的地方调研发现,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整合资金,创新政策。散居农户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不现实、不经济,也不科学,通过搬迁实现适度集中居住是大方向。加快这个进程,除了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还可以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类涉农项目资金,用好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资金,扩大农户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除了整合资金,还可以进行政策创新。比如,一些贫困县也面临房地产去库存,通过提供优惠房票等方式,让想搬迁农户更顺畅地买房进城,政府牵手市场,一举多得。

衔接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是短期内必须解决好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长期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长短衔接,做好规划,逐步推进,就能缓解矛盾。比如,某个村组需要整体搬迁,但一下子实现不了,可以让贫困户先搬,实现住房安全,住房安全没问题的非贫困户稍后搬,这样梯度推进,最终实现整体搬迁。关键是要有明确的规划并且严格按规划实施,让大家都有稳定的心理预期。

做好非贫困户工作。绝大多数贫困县,财力很难支撑普惠性的“想搬就搬”,更难做到让一般农户也享受贫困户待遇。这就特别需要做好非贫困户的工作。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引导、鼓励非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政策等,适度提高非贫困户的受惠程度,缩小与贫困户的待遇差距。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不和谐。

总之,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需要下足“绣花功夫”,既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又要一砖一瓦做实做细。为了群众的笑脸,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据《人民日报》)

 
 
值班总编:邓毅 责任编辑:付瑞勇 校对:向园梦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本 网 简 介 -团 队 风 采 - 广 告 服 务 -联 系 我 们 - 法 律 声 明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办公室(传真):0718-4332748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新闻热线:4001001918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8-4334335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421306号   湖北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