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云间晴 低山气温16-27℃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首 页  新闻中心  我们巴东  旅游  文化  教育  财经  扶贫  招商  专题  微信
在线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深评浅议> 正文
 
乡村振兴要多举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2018-05-07 09:16:02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李学辉

   ​不知不觉间,人们发现一些乡村新楼房悄然多了起来,路边林间,处处“山外青山楼外楼”。然而,一些不和谐的元素也让人忧虑,那就是农村人居环境不如人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增多并且无序堆放和滥排,已渐成公害,甚至影响到村民饮用水的安全。对照目前村民人居建筑水平,人居环境很难说是得到了提高。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目前我国农村许多地方环境治理景象。乡村人居环境现状是农民生活质量主要短板之一,不把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好,农民的生活质量很难提高。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包括生态示范点、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但是,更多的是针对一部分村庄,没有全面铺开,我国总共有60多万个村庄,要实现环境的整体改善,需要更大覆盖面的行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社会高度融合,共奔小康。要求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突出短板。旨在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有利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村庄、提升农村宜居水平,满足村民生活需要。对此,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笔者以为,乡村振兴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认识,强化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地方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有关部门要有机构负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项目建设,监督工程建设,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村社组织要有专人负责协调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和进行。
 
  规划先行,实事求是编制村庄规划。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村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内容要明确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村庄风貌管控要求,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生产生活项目建设。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规划编制要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以环境整治项目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其保护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作用。
 
  完善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村庄污染物治理资金的筹措渠道。农村污染治理投入需求较大而财政保障不足,一些地方存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充分,或者建成后运行维护资金未落实、运行管护人员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农村环境整治成效。为此,亟须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国家投资要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要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同时,制定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补齐农村污染治理短板。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可采用“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在偏远地区,要探索适合分散、小型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模式。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染物处理设施。推进非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治理与利用,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让村民在整洁村庄里美好生活。
 
  引导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黑板报等手段和方式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强化“垃圾处理,人人有责;分类投放,从我做起”的理念,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同时探索“积分兑换”“绿色账户”等激励方式引导民众参与,并将垃圾处理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扩大社会教育面,培养好习惯,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
 
 
 
 
值班总编:邓毅 责任编辑:付瑞勇 校对:向园梦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本 网 简 介 -团 队 风 采 - 广 告 服 务 -联 系 我 们 - 法 律 声 明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办公室(传真):0718-4332748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新闻热线:4001001918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8-4334335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421306号   湖北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