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铿锵诺言,军令如山。
军令状就是责任状,我们必须扛起责任,奋勇向前,攻坚克难,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不折不扣兑现军令状,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战鼓声声催征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我州举全州之力纵深推进精准脱贫。专题部署会,视频调度会,现场督办会,指挥部1号令、2号令、3号令……从会议到文件,从会场到现场,从部署检查到督办落实,脱贫攻坚成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州2435个“尖刀班”奔赴各村,“八个到村到户”落细落实。
力度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易地搬迁力度很大,惠民政策落实较好。全州729个重点贫困村已实现414个村脱贫出列、69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0.61%下降至11.6%。今年,要实现宣恩、来凤、鹤峰3个县整县脱贫摘帽,165个贫困村出列,20万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一诺千金,不是空话,不是口号。按照2019年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只有500多天,而鹤峰、来凤、宣恩3个县的时间仅有200多天;全州现留存40.9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每年要减贫2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要减贫400多人。而且,脱贫攻坚目前已进入爬坡过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军中无戏言,攻坚正当时。算时间账,我们等不起;算任务账,我们慢不得;算难度账,我们坐不住。因此,全州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必须以“脱掉几层皮”的扎实作风,用非常之策、使非常之功、下非常之力、求非常之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做到位。迎接严格的国检省检签字背书,最后通过考评验收才是硬道理。
恩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将决胜于我们手中,历史的重任,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盼,不容懈怠。让我们再接再厉、精准施策,集中力量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以“脱几层皮也要让贫困群众脱贫”的决心,以“钉钉子常回脚”的工作作风,啃下“硬骨头”,兑现军令状。
编者按:在全州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多措并举,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尤显重要和迫切。结合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求和全州工作实际,现推出系列评论文章,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