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建设> 内容  
 
呵护一江碧水 巴东全力打造长江生态长廊
发布时间:2018-03-27 15:47:00
记者 谭平 通讯员 邓奎



一江碧水向东流(王祖满 摄)

  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在5A景区神农溪流连忘返,一度码头林立、尘土飞扬的江边回归平静,投资21亿元的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正酣……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在峡江两岸形成了城乡一体共同建设绿色长廊的生态大保护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 库岸环境整治“大手笔”

  行走在长江巴东段沿线,随处可见山青水碧,花红柳绿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格外惬意。

  而在去年以前,这里的“常客”却还是大大小的码头、堆积如山的货物和漫天飞扬的尘土、震耳的噪音。据统计,全县境内38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曾有非法码头12个,对长江水系航运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巴东打响非法码头整治攻坚战,倒排工期,交通、公安、水利、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协同配合,全力以赴,对7座非法码头进行了依法取缔,5座码头被规范提升,并实施岸线修复、植树复绿行动,让长江两岸重新成为亮丽风景线。



县委书记、第一总河长兼长江巴东段河长单艳平巡江

  治理非法码头,是巴东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库岸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

  巴东,地处长江中上游,是西进湖北第一县,也是长江经济地带中的重要节点。要有效利用长江,首先要全力保护长江。“我们要强化上游意识、履行上游责任、坚持上游标准,真正落实好‘共抓大保护’的责任,做好‘黄金水道’的水文章。”县委书记单艳平的话,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和具体行动。

  近年来,巴东启动实施了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又称“盈彩水岸”),该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集市政道路建设、滨水库岸护坡、生态环境修护、旅游景观打造于一体,计划工期4年。今年,计划完成40%工程量,即全年投资5亿元的目标。

  同时,投资5577万元,实施官渡口纸厂沟至神农溪大桥库岸边坡支护和绿化项目;投资2亿元,启动设计年货物吞吐量近150万吨的砂石集并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盯紧一级A标准,对沿江的营沱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一桩桩针对性强的“大手笔”,为长江生态保护奠定了坚持基础。

推行“河长制” 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

  3月24日一大早,沿渡河镇堆子场村村支部书记易茂义就拿着工具走出家门,来到村里神农溪段开始巡查,捡拾河道两边的垃圾。去年起,他开始担任“河长”,负责神农溪堆子场段的生态环保工作。这条溪穿越沿渡河镇的区域,除他之外,还另设有5个村级河长,一个镇级“河长”和一个县级“河长”。

  与此同时,在50公里开外的东瀼口镇东瀼河羊乳山段,村书记、“河长”陈开顺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自担任“河长”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来河边转转。“现在环境越来越好,来野炊的人很多,垃圾也多,所以得盯紧点。”陈开顺说。



志愿者们正在清除长江岸边垃圾

  据统计,巴东全县流域面积100km2以上河流13条,50km2以上河流29条,长度5km以上河流53条。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去年,巴东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分村、分段设立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共设县级河长12名,乡镇级河长81名,村级河长253名,实现了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从拥有这个新“身份”起,他们就要为所辖河流环境治理负责到底。

  同时,聘请管理员、信息员、保洁员759名,建立《巴东县推进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九大制度,实现了实施方案编制到位,组织机构人员、责任体系到位,制度建设到位,评估考核机制到位,推动河长制落地生根。去年,各级河长带队巡查数百次,制定53条河流问题清单和整改方案,并开展“一河一策”方案编制。

  “‘河长制’推行后,河道更干净了,也没了非法捕捞和乱倒垃圾的现象,群众对此十分满意。”官渡口镇西壤口社区村级“河长”石思高感慨地说。

  为引导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进来,巴东还积极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和“助力河长制,保护母亲河”“保卫碧水蓝天”等环保志愿活动,不断增强公众保护河流生态意识。此外,加强河道保洁,仅2017年,就出动打捞船只2034船次、车辆84台次,打捞漂浮物2345吨;投入20多万元,对神农溪旅游区所有旅游船进行升级改造,回收生活垃圾,实现游船生活垃圾零排放。

对污染说“不” 共管共治重拳治“顽疾”

  3月12日,县环保局、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查处了全县首例非法排污案件,对一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罚款10万元,并治安拘留1人。此案在全县上下引起极大反响,不少党员干部、热心环保的居民纷纷点赞,对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环境的决心表示支持。

  据了解,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巴东建立污染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办机制,加大了对长江等涉水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拳出击,形成了严打、严管、严防、严控的强大声势。2017年,出动车船100余次,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受理群众举报30余起,现场制止水事违法行为20余起,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6起,拆除水库围栏围网设施15处,清除台网、拦河网190处,查处违法捕捞案件3起,刑事处罚4人。



水质监测

  同时,狠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去年,除关停治理24家养殖场外,对90家畜禽养殖企业建立了“一场一策”的粪污综合利用方案,并建成了覆盖全县的“1+7”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

  健全环保执法监管制度,出台重点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和责任追究办法,2017年现场检查企事业单位153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6份,立案查处违法企业3家;举全县之力,对34项环境突出问题完成了整改销号。

  以“三江六岸”为重点,先后投资1.35亿元,建成营沱、神农溪、溪丘湾、沿渡河和野三关5座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127.8公里,全县总处理能力达3.2万吨/日,彻底改变了污水直排长江的被动局面。

  一项项工作开展的结果,是一张张漂亮的答卷。如今,巴东正以“美丽巴东”为目标,不遗余力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构筑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主办:巴东县环境保护局
单位地址: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楚天路39—1号 邮编:444300 联系电话:0718-4335405
承办:巴东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