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以来,我县雨水偏多,并且连降暴雨,二高山以上地区马铃薯正处花期已普遍见病,若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减产减收,影响我县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依据
1、田间流行速度快,发生范围广。5月16茶店子镇北山面村沿线调查,田间已见病叶,病田率18%,病株率15%。5月20日溪丘湾乡将军岭村沿线田间调查,病田率20%,病株率25%。
2、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传播。五月上旬连续降雨,气温适中,十分有利于晚疫病孢子囊的形成和传播,一旦气温回升,很快会引起晚疫病大流行。
3、各地马铃薯预警系统(5月21日)监测数据为,野三关招风台、东壤口大坪村为第6代3次侵染,大支坪十二岭为第4代5次侵染,绿葱坡农丰基地为第4代3次侵染。
二、防治意见
1、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要认清形势,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切实抓好防治工作的组织宣传、技术指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避免重大灾害发生。
2、关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动态,严密封锁发病中心,拔出中心病株并就地深埋。
3、防治适期:抢晴防治,二高山以上地区已见病株,在当前高温、高湿情况下,若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晚疫病大流行。
4、防治药剂:目前,对马铃薯晚疫病只能依靠化学药剂防治,对未发病田块,亩用10%氟噻唑吡乙酮(杜邦增威赢绿)悬浮剂15克或50%烯酰吗啉(巴斯夫安克)可湿性粉剂42克或67%吡唑醚菌脂·丙森锌60克进行防治;对已发病田块,可亩用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75毫升或52.5%恶唑酮霜脲氰(杜邦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8克或进行防治;如遇阴雨天气,7-10天后再施药1次。
5、防治方法:每亩兑水30—45公斤,应针对叶片背部均匀喷雾,若天气晴好,普防一次,若遇阴雨天气,隔7—10天再防治一次,依次用药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