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内容
摆脱形式主义必须做到“心中有民”
发布时间:2018-04-24 10:58:38
 

  近期,媒体连续关注山东、重庆、海南等多省市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的通报。这些典型问题多发生在脱贫攻坚以及惠民补贴、危房改造、环境保护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领域,外在表现林林总总,但深挖根源,还得归结到有些党员干部丢掉了一心为民的初心。

  形式主义的实质是重形式轻实效,干工作只在乎“做了”,而不管效果如何。譬如射箭,反正箭是射出去了,至于能不能中的,则不在考虑之列。可见,形式主义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其根源都在于目标不明,或者不顾目标。我们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共产党员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应与党的宗旨对标对表,以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失掉了这个初心,形式主义就可能不请自来。

  真正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群众当亲人,制定政策时就会坚守惠民利民的初衷,落实任务时必然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当代愚公”黄大发揪心村民喝不上干净水、吃不上白米饭,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终于解决了村民饮水、农作物灌溉问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常说“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为群众办了数不清的好事、实事。可以说,如果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奋斗目标、行为方式站稳群众立场,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歪风就没有可乘之机。

  反观一些党员干部,淡忘初心、背离宗旨,台上振臂高呼,台下牢骚满腹,工作起来“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满口“为党尽职、为民造福”,实则欺上瞒下、敷衍塞责,生生把为民务实好政策变成一纸空文。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被通报“与人民群众毫无感情”,联系他“对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力、消极应付,且利用分管扶贫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的违纪事实,令人痛恨。甘肃专门为国家级贫困县修建的折达公路被媒体曝光偷工减料,“双层钢筋”被偷减为“单层钢筋”,要求其整改竟然刷层涂料蒙混过关。这样典型的不作为不尽责、作风严重不实的案例,让“形式主义害死人”的警世恒言变成令人痛心的现实,充分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安危冷暖麻木不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屑一顾,长此以往,必将严重侵蚀党的执政之基,必须坚决纠正。

  形式主义的复杂性还在于,许多党员干部既受形式主义之苦,同时也可能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者、助推者。所以,在对形式主义口诛笔伐之际,党员干部别忘了把自己摆进去,扪心自问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是否与自己有关。“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不能刀刃向内自我剖析,拷问自己的人民立场是否坚定如初、落实到位,马克思主义的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那么反对形式主义就可能变成一场“吐槽大会”式的肥皂剧,看着热闹却收效寥寥。

  因此,反对形式主义要从每名党员干部做起,大家都牢固树立人民立场,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作风建设答卷。(北京 董菲晨)

分享到: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