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黎 通讯员 陈先斌
“五一”劳动节刚过不久,一位长期扎根在巴东县基层畜牧兽医系统的职工——李德光,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人世。
简约的告别仪式在他生前工作的野三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举行,他生前的亲朋好友、同事以及他服务过的养殖户、贫困户近百余人,怀着悲痛的心情为这位年仅56岁的好男儿盖棺定论——他平凡的一生,做着平凡事,甚至是一些说不上嘴的事,但他给基层畜牧兽医系统做出了样子。
“36年只干一件事!”
“我到州中心医院检查治病去了!”野三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张祖平含着眼泪诉说:“这是他进医院后给我发的最后一条短信,从那以后就进了重症监护室,再没跟任何人说上一句话!”
张祖平一直保留着那条短信。他们在一起的工作时间很长,彼此很了解。张祖平说李德光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一直在基层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的工作,36年只干一件事!同时,张祖平也说对李德光最大的愧疚是平时没有好好照顾他。
李德光1982年8月从恩施农校毕业分配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还差几个月就是36年整,之间历经多次乡镇体制改革和畜牧兽医系统改革,他曾经的一些同事要么改行了,要么进城了,他却一直“稳稳地”蹲在基层。
跟李德光一起毕业的同学大多在城里工作,也都曾经劝过他,让他想办法调进城。对此,他并没有“领情”。他说他当初从农校毕业时就想过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基层是最好的舞台,猪圈羊圈就是他的舞台。
“平时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
“要说他一生,没有蛮显赫的成绩,也没有特别的殊荣,平时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同事们回忆起李德光的一生这样谈论着。
为了抓发展,李德光一个人既当技术员又当饲养员住场2年成功创办种羊场,坚持每天清晨5点上山割草9点放牧,精心料理100多只良种山羊,当年度培育养羊专业户21户,在全镇掀起山羊养殖热潮。
李德光还时常垫钱给老百姓送猪苗羊苗,上门作技术指导,帮助老百姓把畜禽销往省内外,曾和同事们一道创下了日销生猪500多头、山羊2000多只的业绩。
工作三十多年来,每年的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他都是带领职工战斗在第一线,一边给百姓宣传防疫知识,一边督促兽医按技术规范落实防疫针,畜禽发病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养猪大户黄玉勇引进的300头母猪病了,箭杆山村谭圣红的羊生病了……李德光知道后主动上门搞好消毒、饲养管理指导并实施对症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
野三关镇现辖33个行政村(社区)18883户农户,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随便提起去哪家,他基本上都能说出方位。
同事、家人多次劝李德光不要那么辛苦奔波,他总说身为共产党员,为百姓做好服务是他的本职,老百姓的事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他还有任务没完成!”
5月5日,李德光因肾病综合征治疗无效,停止了呼吸。
单位同事、直系亲属去医院接他回家。他的岳母抱着遗体哭诉着:“你怎能走在我前头,我还等你养老送终呢。儿子还在读书,还没参加工作,还没聚亲完配,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啊……”他的妻儿数次哭晕倒地,在场所有人不禁潸然泪下。
李德光匆匆地走了,没来得及履行完对家庭的义务,也没有完成同事间的约定。
其实2017年底,他的病情已被确诊。深知病理的他没有告诉同事更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依然一如既往地埋头工作。
张祖平介绍,今年初,因驻村扶贫工作需要,中心要抽调一人参加组建村级“尖刀班”,他主动请缨。
这一去,就再没有回来。他带病坚持一户不漏地走访完了所联系的2个组46户,对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了脱贫方案。
而这其中的部分贫困户要在2019年才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