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东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巴东县文化市场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8-05-07 11:46:01
  为提高文化市场领域诚信意识,帮助失信主体了解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修复失信行为,巴东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决定组织开展文化市场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开展诚信教育修复培训的重要意义
  开展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工作,是全面加强文化市场领域诚信建设的根本性措施,有利于提高文化市场领域诚信意识,有利于丰富信用修复渠道,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失信联合惩戒相关措施有效落地,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推诿惩戒大格局。加强对黑名单和重点关注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及涉嫌严重失信个人开展教育培训,是引导市场主体诚信自律、提升文化市场领域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失信法定代表人及涉嫌严重失信个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的有效。
  二、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总体安排
  巴东县文体新广局负责对巴东县文化市场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从2018年5月启动,之后进入常态化。具体安排如下:
  • 巴东县文体新广局负责制定巴东县文化市场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方案,报州文体新广局,培训工作负责人为田勇,联络员为田凯(完成时限:2018年5月31日)。
  • 根据业务工作实际,商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诚信教育培训有关工作,联合建立文化市场诚信教育培训档案,将有关信息纳入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服务平台,并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 县文体新广局会同信用办及有关部门对涉及本地的失信对象、联合惩戒对象和信用状况重点关注对象开展1-2次诚信教育培训(完成时限:2018年底)
  三、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内容
  (一)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宣传贯彻信用领域政策法规文件。重点学习《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年-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等。
  (三)学习已出台的本领域联合奖惩备忘录及配套措施。解读文化市场领域联合奖惩和备忘录相关内容,讲解各项限制性措施适用范围。
  (四)学习市场监管规范与措施。解读工商登记、税务管理、进出口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信用管理相关政策文件。
  (五)学习信用修复机制知识。了解各类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期限,学习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的修复办法。
  (六)学习大数据、信用信息的公示、查询等知识,了解个人信息的归集渠道、归集方式、披露查询方式。
  (七)根据实际需要,其他应进行培训的内容。
  四、有关要求
  (一)根据培训对象情况实施阶梯轮训。请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湖北省文件要求,对湖北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的本地区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中的文化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及涉嫌严重失信个人实施轮训全覆盖;教育培训时长每人按3至6小时阶梯施教,培训后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主体应作出守信承诺,按规定格式签订信用承诺书,并及时推送至“信用湖北”网站公开;对再次纳入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的责任人,教育培训时长3个工作日以上。
  (二)科学选取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两种形式。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各自业务分工,分类或集中培训参训人员。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应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要创新移动互联网媒介,通过建立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互联网渠道开展诚信教育培训。
  (三)建立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长效机制。县文体新广系统要将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确保工作扎实推进落实。
  (四)县文体新广局会同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对涉及本地的联合惩戒对象、信用状况重点关注对象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及信用修复培训。
关于我们
直属单位
文 化 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中心
“非遗”中心 业余体校
图书馆 新华书店
博物馆 执法大队

 

版权所有:巴东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联系电话:0718-4332367 邮编:444300

联系地址: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巫峡路13号 技术支持:巴东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