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江大保护的巴东审计作为
一江清水向东流。为长江“留白”,给子孙留绿,中华民族母亲河在“绿动”中拥抱新时代。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铿锵定音,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成为新时代、新作为的主旋律。“共护一江清水!”长江流经湖北的第一站巴东县,扛起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旗帜,坚守三峡库区、武陵山区一道生态安全屏障,书写了一幅气贯长虹的“长江大保护”巴东篇章。
一分钱、一片绿,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让污染防治项目和政策落地生根,资金使用发挥应有效益,巴东审计部门甘当政策的宣传员、资金落实的监督员和打非治违的执法员,在治山、治水、治土、治气、治污“五大行动”中奉献审计力量,诠释审计责任担当,用这只“审”笔描绘了一江清水。
宣传员进一线 环保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是一次建设总基调大逆转,也是开发和保护间矛盾冲突中的理性认识。习惯了向长江索取和捕获,母亲河早已“千疮百孔”,重塑绿色生态的旧时容颜,并非一蹴而就,求变需从思想脑袋找破口,灌输生态环保的思想种子。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和引领者,巴东审计部门牢牢牵住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牛鼻子”。
政策宣传“一盘棋”,先从党员干部破局,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辐射和示范效应。2017年10月、2018年2月,县委中心组分别集中学习了长江经济带“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相关精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等内容,在全县上下掀起了长江大保护的热潮,共同坚守生态红线底线的使命担当已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形成定格,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迅速波及全县322个村(社区)。
学习不拘一格,要破除学习载体和形式这“一格”。为让政策学习力转化为环保行动生产力,县审计部门借助县委中心组学习、党校专题培训、审计情况通报、政策解读等方式,让生态环保的思想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面对鲜艳的党旗,胸前佩戴一枚党辉,党员干部们纷纷宣誓要从自身做起,带头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是今年6月县审计部门和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机关在长江一级支流神农溪上游泉口村,开展“学习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生动掠影。审计人员学习审计业务和技能,基层干部冲锋生态环保一线,环保思想和意识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老百姓们都觉得农村林子大、沟谷深,扔点垃圾没得事,现在都警觉起来了,都把垃圾放在袋子里收集起来。”泉口村支部书记张青畅谈这几年老百姓环保意识转变时,深有体会地说。目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全县50万儿女广泛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导向。
监督员“钉钉子” “三水共治”换源头活水
一颗钉子一个眼,不撒胡椒面,共抓大保护就是一部长江水的浑浊变清澈的“变形记”。作为审计部门,认真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发展所需,必须主动当好政策、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员”,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近几年来,巴东审计部门依托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模式,紧扣“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主题,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前后所在地区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为基础,以其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主线,重点审计土地、森林、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五大领域,涵盖9大方面26项治理工作,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中,始终不忘责任的坚守。
通过审计,取缔违规采砂点7处、违规采矿点22家企业和单位,移送司法机关3人,审计查处整改违规占用林33宗8.35公顷、违规采伐林木75宗312.82立方米,审计推动长江水域土地、林地修复 7宗、29.04公顷……2017年水质符合Ⅰ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00%。巴东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质天数达320天,“状美三峡 秘境巴东”吸引力不断加强。一次次审计“利剑”出鞘,拼下了一个个耀眼的战绩。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既是履职尽责的一次体检,也是一块检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在长江之滨,巴东“一号工程”长江干流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简称“盈彩水岸”工程)开工建设,对于预算投资15亿元的千秋工程,县审计部门以保姆和顾问式的身份,贴身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长江大保护的蓝图涂抹一笔审计色彩。
问渠哪得青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三峡库区、水布垭库区水事违法重拳出击,造纸、制革等“十小”企业列入黑名单,县内河道管理零容忍……审计的源动力在于监督,用“钉钉子”精神拔掉一个个污染顽疾,“三水共治”换来的是干净的源头活水。
部门整体联动合力 构筑生态环保执法“天网”
“对长江干道流域和长江支流污染水体或破坏水资源环境的问题,不留情面、不可宽容,必须坚决打击和取缔。”在资产离任审计中,县审计部门将全县水污染防治审计作为重要审计内容,且定下了依法审计、客观求实,重大环境问题严惩不贷的这条铁律。
审前调查时,违规排放、违规设置拦河渔具、违规采砂等问题浮于水面;审计核实时,违法违规现象纷纷“潜水隐身”,落实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成了无本之木。审计部门审计单打独斗,无异是“打草惊蛇”,结果都是一场空。为突出长江大保护这个“大”字,县审计部门采取部门整体联动和联合执法的方式,构筑成坚强的统一战线,一举斩断长江破坏水体污染防治的顽疾。
2017年,在资产审计和查证中,县审计部门开出了这样一张问题清单:长江流域和清江水库共设置有不同规格拦河渔具65台(套),违规采砂点8处,排污口不达标3处。问题清单就是一份军令状,县公安、水利、农业、环保、国土等部门和辖区乡镇政府联合执法,在各自的职责领地上铲除污染毒瘤,不到一个月,长江流域和清江水库渐渐恢复了健康体格。
3月12日,巴东一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收到“行政拘留10天、处以罚款10万元”这样一张罚单,这是审计移交环保、公安等部门处理的首例非法排污案。养殖废弃物直排长江,“大保护”成了空洞名词,县审计部门联动县直部门、乡镇,用铁的纪律,依法监督环境污染项目、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共筑了一道生态屏障,呵护了一江碧水。
“推进长江大保护,让一江清水东流,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要求,巴东县委、县政府已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在长江大保护的三年审计历程中,我们审计人传递政策、履行监督、严厉执法,用好这只‘审’笔,勾勒出绿水长江的动人画面,谱写长江大保护的巴东审计乐章。”县审计局主要负责人这样生动阐释。(谭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