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先行 功在不舍 打好“六城”同创持久战
——巴东县“同创六城家园 共建五个巴东”大会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易开美
(2017年5月8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条战线精英,六城同创战友,同志们: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同创“六城”家园,共建“五个”巴东。主要任务:总结安排“六城”同创工作,全县再动员强共识,全民当创客见行动,全域成景区树形象,城乡共建、功在不舍,坚决打好“六城”同创持久战。稍后,县委书记单艳平同志将作重要讲话。我先向大会报告三个方面工作:
一、六城同创已成之事,让我们站稳根基
自2015年7月启动“六城”同创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居民、游客、投资商需求为导向,围绕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人性化、智慧化(六化)谋篇布局,扎实推进“六城”同创,县城面貌得到改善,乡集镇环境得到优化,城乡居民满意率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四点”:
(一)基础功能有支点
全县谋划了225个项目,实施了一批项目,城镇出行难、停车难、卖菜难、如厕难、休闲难、养老难、运动难、看病难、科普难、办事难(十难)得到缓解。
一是谋划了县城至高铁新区快速通道,完成了双神线改造,巴野公路、水布垭清江大桥、绕城线建设提速见效,群众出行难通关之势已定。
二是江南江北城区人行道改造升级,49.6公里道路黑色化,21个停车场建成启用,8个农贸市场改造换装,12处旅游公厕投入使用,一批涉水、电、通信等项目建成见效,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完善。
三是神农溪景区延伸开发、女人谷景区升级改造、野三关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有效释放了旅游潜能。
四是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施提速,城市品位有效提升。
(二)人居环境有改点
全县铁腕整治城镇乱象,人居环境大幅改观。一
是动员全民参与,“双周五大扫除”“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地见效。
二是垃圾清理、违法广告、“两违”建筑、牛皮癣治理等专项治理升级,垃圾乱丢、广告乱贴、门店牌匾乱挂和乱搭乱建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1398起,非法营运得到遏制,城区停车秩序得到规范。
四是持续开展空气净化、河道美化、城市宁静治理,突出治噪禁鞭、建筑扬尘、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夯实了美丽巴东的生态底气。
(三)文明程度有起点
全县多措并举,培育城镇居民文明素质养成。
一是“五改五倡”治理陈规陋习,营造新风正气。
二是评选“十大道德模范”、“最美”的哥的姐、公交司机等245人,培育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新风尚;组织县内“中国好人”“湖北好人”“荆楚楷模”巡回演讲,干部职工上街做文明劝导。
三是开办“周一曝光台、周二大整改”专栏,曝光不文明行为和城镇乱象,监督及时整改,敦促居民养成文明习惯。
(四)乡镇创建有亮点
各乡镇坚持真创、实创,城乡同创亮点纷呈。信陵镇发动群众参与“六城”同创,共治“城市病”;野三关贯通循环路网,“三变三为”治堵、治占道经营;官渡口以黑色化工程系统推进人行道改造、管线入地和雨污分流;东瀼口党员网格化示范推动精细化管理;沿渡河镇用景区标准推进集镇风貌改造;其他乡镇因地制宜,实施了特色创建。各社区、行政村不甘示弱,涌现了茶店子洞坪村、大支坪十二岭村等一批“六村”同创先进典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一年多努力,我们
一方面探索了一条城镇管理新路子。县城建立了三镇同建同管机制,制定了强化集贸市场、禁鞭、停车场建设、城乡居民建房管理的办法,制定了河道管理、大气污染治理、水防治等制度,弥补了城镇管理中的部分制度缺失。期间,拆除临时违建偏棚106个,且零矛盾、零上访,城镇管理由政府单一管向干群共管转型。
另一方面拿到了一批牌子。县城2016年被命名为省、州除“四害”先进城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级验收,成功创建了一批园林、卫生、旅游、文明单位。
“六城”同创带来的变化,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委政府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态度、力度和温度,感受到了我们的城、镇、景区在变好变美,感受到了一些幸福与获得,同时也寄予着更高期盼和向往。这既是认可也是鞭策,是我们最大的信心和源动力,同时倒逼各乡镇、部门、单位、村(社区)更坚定、更务实、更有力地推进“六城”同创工作。
二、六城同创将成之事,催我们聚焦共建
从另一个视觉看这一年多的创建工作,存在认识参差不齐、各块进度不均、城乡差距较大、群众参与不热、工作精度不够等短板。究其原因,少数同志有两个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六城”同创战役已划句号;二是认为“六城”同创只创城、不创镇村。在此郑重提醒这些同志,立即走出认识误区。要聚焦城乡,全领域、全行业抓创建,不留一地;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示范带动抓创建,不落一人。
2017年乃至未来5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化、两感、三导向”创建思路,对照县、州、省、国家级创建标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为基本动作,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导向,县、镇、村(社区)、单位、户五级联动实施
“个十百千万”行动:
个,县城深入推进、巩固提升六个“城”同创;
十,12个乡镇全面启动旅游名镇、园林乡镇、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森林镇创建;
百,322个村社区启动文明村社区、卫生村社区、绿色示范村、生态文明示范村、旅游名村、文明新村、美丽乡村创建;
千,数千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启动文明单位、文明系统、园林单位、卫生单位创建;
万,12万户居民启动文明家庭、星级农家乐、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户创建,评选最干净、干净户。真正做到“面子、里子”一起抓、“发型、裤型”一起整。不断完善城乡功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不断释放创建效能。突出“五个聚焦”:
(一)聚焦规划引领,谋城乡共建大格局
城乡规划的缺位是当前城乡共建最大的短板,倒逼我们必须树立“规划远建”意识,有“规划即法规”的底线思维,以规划引领城乡共建,走可持续之路。
一是归口合拢,杜绝各自为政,逐步推进多规合一,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二是跳出巴东看世界,体现国家标准、国际视野、高点定位,用高标准落实停车场、公厕、公园、人行道、绿化率等要素指标,为“六城”同创专设“三区四线”。
三是按照州定“城乡规划年”提出的“县城总规、中心城区和集镇控规全覆盖;乡镇全域规划和村庄规划完成60%以上”的考核指标,结合县“十三五”发展需要,按时完成任务,彻底走出规划滞后困局。
四是维护规划“铁”的属性,领导带头学规划、依法执行规划。构建部门、乡镇、村(社区)联动管控机制,抓紧建立以村(社区)为阵地的源头治理制度。
五是对标超前谋划创建。各乡镇、部门提前谋划好各类创建,解决好全面启动、先创什么、再创什么的问题,确保有序、有标创建。
(二)聚焦行动目标,强城乡共建大气场
城乡同创“个十百千万”行动,是一场“人民战争”。不仅要让群众看到我们的行动,更要发动群众真正做巴东主人,形成城乡共建的强大气场。
一是县城必须创成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争创健康城市,打造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升级版;完成省州文明城市申报和指导验收。
二是野三关、沿渡河、水布垭创成湖北省旅游名镇;绿葱坡创成省级森森乡镇;沿渡河创成国家卫生乡镇;茶店子、官渡口创成省级卫生乡镇;野三关创成州级文明乡镇。
三是牛洞坪、野花坪、穿心岩创成湖北旅游名村;东坡、楠木园、野花坪创成省级生态村;牛洞坪村、洞坪村、木龙垭、郑家园、三里城创成湖北省美丽乡村;龙池槽、中村、火峰等58个村创成省级绿色示范村;北界、铁厂荒、穿心岩、泉口等村建成独具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每乡镇启动2个“州级卫生村”创建。
四是成功创一批文明、园林、卫生单位。
五是评选表彰120个文明新村、10000户以上“十星级文明户”。上述目标任务既定,必须分解到责任人,定期通报进度,年底结硬账。
(三)聚焦重点项目,壮城乡共建大底盘
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破解“十难”两个导向,着力“四公”、停车难等功能不完善、人性化不高等基本民生问题,加快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巴野公路、水布垭清江大桥、绕城线建设,按期全线通车;县城至高铁新区快速通道、巴鹤公路清江大桥至四淌段改线工程迅速启动建设;绿葱坡国防公路、清花公路年内动工;150公里旅游产业路、200公里农村“四好”公路、150公里精准扶贫路不折不扣,确保按期投入使用。
二是加快盈彩水岸、北京大道群众文化广场、寇准文化公园建设,力争按期投入使用。
三是加快推进乡镇集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项目,同步实现雨污分流、管网下地、人行道规范化、道路黑色化、绿化亮化、功能性设施配套,着力强化停车场、菜市场、公共厕所、公园建设,规范道路标示标线、护栏拦杆美化,统筹化解集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难题。
四是结合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按照“旅游+”模式,以中心村集镇化、农村生活垃圾、无序建房综合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景一韵”的乡村旅游示范带。
(四)聚焦关键环节,治城乡共建大顽疾
“六城”同创已从城区、城镇的攻坚战转向全域覆盖的持久战,已从以干净、整齐、畅通为目的专项治理转为常态化治理,必须承前启后、重任上肩。
一是城镇要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乡村要建立“门前两包+”(干净、整齐加有花等)责任制,探索建立街长、段长、中心户长网格管理等机制。
二是国省道干线的村、原26个小乡集镇所在村、易地扶贫搬迁点要率先干净、整齐,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引导,率先实现村容整洁;其他村要采取驻村干部指导,村组干部实施的责任体系;实现宣传、教育、引导面达100%,最干净、干净、不干净家庭公开评选率达100%。
三是城镇要借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契机,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远程及时语音劝导,建立数字管理新模式。
四是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综治网格员聘为市容市貌监督员、信息员,协管影响城镇容貌和违法建设的行为。
五是全县所有单位要讲大局、讲公益、讲美德,对外开放厕所和停车场。
六是县交警大队、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用铁的手段开展人行道停车、飙车、锁车位等专项整治。
(五)聚焦文明品位,增城乡共建大合力
“六城”同创持久战的核心是民众文明素质提升。不少同志责备群众文明素质不高,其实是我们的引导不够。
一
是用好三个文明培育阵地。在机关通过“道德讲堂”、“十星级文明窗口”树文明新风;在学校开展“名家经典诵读”“小手牵大手”树优良校风;在社会弘扬“孝老爱亲”树文明家风。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引导,实现文明家风、优良校风、文明新风的深度融合。
二是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结合中心工作,进村入户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场变课堂、将屋场变讲堂,逢会必讲、遇陋必劝。
三是全力全域禁鞭限鞭,推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乡贤文化。
四是开展文明创建竞赛。各单位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巴东人”创建活动,从规范接待交往、规范接听电话、规范窗口服务用语抓起,从规范信用秩序、规范政务服务环境、规范上班纪律做起,引领全县上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当文明人。
三、六城同创必成之事,逼我们抓实抓效
(一)抓责任落实。各级各单位要履职尽责,把创建关口前移、靠前指挥,起到带领、带头、带动作用。形成领导带动干部动、干部带动群众动,解决上动下不动、头动尾不动、外动内不动、口动心不动的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抓好本行业、本系统的创建;各责任单位要守土有责,种好并管护好“责任田”。形成目标到人、责任到人、时限到人的体系,确保人有明确之责、事有专管之人、时有限定之期,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体系。
(二)抓发动触动。一是注重社会发动。采取印发宣传手册、入户宣讲、电子显示屏、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开展创建知识、文明礼仪、公民道德“进公约、进课堂、进村庄、进屋场”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六城”同创入脑入心。
二是注重曝光触动。“周一大曝光”“周四看整改”栏目要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和不文明行为,并具体曝光到某个部门、街道社区和个人,对曝光中反映问题拒不整改的,“两办”督查室、“六城”同创办要跟踪督查,起到教育警醒作用。
(三)抓考评问效。各级“六城”同创办要加强检查督办,精准问题,精准督查,精准整改。对创建工作不力、被媒体曝光、暗访通报的单位,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纳入扣分内容,并在安排相关项目及工作经费上充分体现。像这次被州“六城”同创办暗访曝光和县主要领导暗访指出的问题都要纳入扣分范畴。
同志们:“六城”同创鼓点紧,城乡共建步步高。为了把这件事关巴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事做实,为了巴东明天更美好、子孙更幸福、商旅更繁荣,让我们跻身创建、争当创客、勇于创先、坚决创成,锁定六大目标“六个干”——干,城乡共建一声喊;干,绿色环保两座山;干,全民健康三道关;干,文明和谐四季安;干,旅游翻身五A满;干,六城幸福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