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基地一枢纽”战略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 “五个巴东”发展布局,以城镇建设为基础,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积极建设“三园”“三都”,在全国工业品市场需求整体持续低迷,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全县规上工业经济从容面对,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7年,全县61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14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工业增加值19.05亿元,增加值增速4.9%。工业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四大集群”亮点纷呈
绿色富硒食品加工业集群持续发力,自今年开年以来,为全面贯彻“五个巴东”的发展布局,坚持“旅游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以旅游发展为中心,以电商发展为平台,先后通过“油菜花节”、“武林酒都会”、“硒博会”等各项活动为契机,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产和销售市场,从二季度开始,以三峡酒业、金果茶业、乡野农业等为代表43家绿色富硒食品加工业企业产销量持续稳步增长,截止到国庆中秋双节旺季,累计产值达到17.86亿元,同比增长26.94%。2017年底共完成总产值18.18亿元,同比增长4.28%,拉动全县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集群支撑凸显。全县三家电厂2017年全年完成总产值19.01亿元,其中水布垭电厂2017年完成产值17.5亿元,产值达到了建企历史最高峰,同比增长11.39%,拉动全县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以博宇工贸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以时珍堂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集群全年共完成产值3.7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二)新增企业增添活力
2017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全年完成产值7936万元,同比增长27.43%,其中两家酒厂全年总产值4636万元,同比增长29.39%,拉动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0.58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
为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自今年以来,依法依规淘汰了6家煤矿等原材料工业落后产能和处置了过剩产能,全县唯一家铁矿企业,自今年7月份开始停产整顿三个月,截止到2017年底,较去年比较,累计去产能1.2亿元。
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要素瓶颈约束作用明显
“融资难、土地紧、人力缺”仍然是制约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县属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实力弱,信用等级低,从6月开始,县属部分企业由于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等问题被迫停产的企业由之前的9家增加至14家。
(二)行业发展不平衡
水电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全县工业经济带来较大的风险。占全县4.9%的规上工业企业个数,完成的产值占规上工业总量的45.1%。2017年全年,就水布垭电厂的产值,拉动了全县工业总量增长了6.1个百分点,直接决定着全县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的数据,但水电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库存蓄水量资源的多少,与区域降水量有直接关系,库存的水量与降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我们规上工业企业的数据波动较大,甚至直接影响着我们规上工业的全局。
(三)企业创新意识较弱
目前,全县在统的主要工业基本上都是原料或初加工的“粗放型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低层次徘徊、品牌化危机、创新力萎缩、反应力迟缓”等特征明显。2017年全县共有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种高新技术产品,共实现增加值5717.6万元。湖北云华环保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由于经营管理等问题,自今年9月起已经全面停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为723.3万元,同比下降66.67%。虽然以政府主导搭建了各种推广我县产品扩销的活动,诸如“武陵酒都”“硒博会”等,但是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后续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三、加快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确保2018年工业企业良好发展,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总体把控,抓好发展要素配套。一是强化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各自职责体系,规划好全县工业经济的产业方向和发展目标,着重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的科学布局,充分利用我县优质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县域新型工业化体系。二是加大规模工业培植力度,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市场发展机遇,指导和引导企业加强产品管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特别是针对我县农副产品粗加工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作,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实现企业生产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
(二)事中监控,削弱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受雨季的影响,全县水电业来水丰富,储量大,产值高,但生产情况的不确定性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全县规上工业发展,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和瓶颈。为保证水电行业产值的稳定,应该对来年的水电业用量产值进行评估,对于储水量,发电量等相关数据实时监控,准确把握。
(三)补齐短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落实政策,扩大工业投资项目,针对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内在潜力,有针对性的从信息、科研、市场等相关要素向企业倾斜,为企业发展做好坚实的后盾。
(撰稿:王坤 核稿:陈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