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工会团县委
神农溪农广校职 高
公共资源交易村镇银行
野三关 金果坪 溪丘湾 沿渡河
官渡口 清太坪 水布垭 大支坪
东瀼口 绿葱坡 茶店子 信陵镇
   新闻中心巴东党建巴东廉政巴东宣传政法综治巴东统战经济开发区楚峡文艺精彩专题论 坛留 言 板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记忆巴东> 正文
 
神农溪纤夫精神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 16:36    【点击:

钟开山
 
神农溪纤夫精神概述
 
  纤夫精神是一种特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纤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纤夫精神就是敢闯敢拼的闯滩精神、齐心协力的划桨精神、负重奋进的拉纤精神、一往无前的放舟精神。纤夫精神引申到巴东现代化建设中就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团结拼搏精神。在顺境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胆开拓、加快发展;在逆境时,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纤夫精神与自然环境
 
  纤夫一年四季行走在幽深的峡谷和急流险滩中,几乎与外界隔绝。这里没有优美的歌声,只有水声和他们自己的号子声;这里没有动人的舞蹈,只有他们如牛一样负重爬行的身影。
 
  在这种环境里,与他们相处最多的是礁石险滩,水中的鱼虾闪躲着他们,因为他们沉重的脚蹬得卵石嘎嘎作响;岸上的猴群远远地凝视着他们,因为他们的纤缆悠悠晃晃;溪边的洗衣女,听到他们的号子声就被吓跑,因为他们清一色地裸露着身体。船经码头,他们很少去集市闲逛,因为他们疲惫的身体需要歇息,还因为囊中羞涩。家中的妻小在大石包上盼着他们,因为他们从山外拉回来希望。只有在深深的峡谷里,号子、山歌和爽朗的笑声一起回荡,那里才是他们的天堂。所以他们没有攀比,没有嫉妒,他们与世无争,安于现状,只图奋斗,不图享乐。
 
  神农溪纤夫的身体常年浸泡在水里,三伏天他们身上的皮晒死一层又一层,皮肤成了乌黑色,岸上的人戏称他们为“乌洋芋”(土豆,早年苏联品种,皮为乌紫色)。三九天他们冻裂出口子的四肢像生长在神农溪两岸的花栎树皮。他们夏天渴望得到的是一片荫凉地,冬天渴望得到缕缕阳光。冬天的早晨,纤夫们跳下水时仿佛能听得到温暖的皮肤突然遇到冰水时发出的“咝咝”声,有凡士林(防冻膏)涂在皮肤上就是最好的享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养成了忍受痛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船行急流险滩时,他们必须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奋力拼搏,“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船上险滩使劲拉,一人偷懒大家骂”。如果因某人没有使力,致使一股浪把船打倒退了或者把船“打驰了”(船离槽口,偏离航线,有翻船的危险),船到码头后纤夫们会指责批评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纤夫们养成了团结一心、负重前行、奋力拼搏,急流险滩不松劲、越是困难心越齐的精神。
 
  夏天上游突然暴发山洪,下游还不知道,汹涌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向纤夫和船舶,纤夫们来不及躲闪,就有船翻人亡的危险。这时需要的是技能和智慧,纤夫们要会游泳,驾长要会驾船,才有可能生还。就是在这种生与死搏斗的环境里,他们养成了不怕牺牲的精神。
 
  船上的伙食是AA制。以船为单位,“平打米、赌吃饭。”按人口下米,按人口算账,凭肚子吃饭。吃饭实行按需分配,不管你是“秀气人”还是“大肚汉”,出一样的伙食钱。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铺自己开,船员虽有分工,但人人平等,没有尊卑三等,没有贫富贵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养成了人人出力、人人平等、团结友爱的精神。他们虽然也有矛盾,但从不记仇,船头打架船尾说话,没有条件也没有时间去记仇,船过急流险滩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否则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导致了纤夫在与天斗、与激流险滩斗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团结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纤夫精神与人文影响
 
  自纤夫祖先巴人参加武王伐纣的战争以后,巴人及其后裔纤夫与中原地区便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秦灭巴后,为了克服秦岭的阻隔,打通陕西到四川、重庆及中原的道路,秦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栈道平时作为交通运行,战时输送兵马、粮草,神农溪流域至今仍清晰可见栈道遗迹。有了栈道,穿大袖宽袍的中原人,善射箭骑马的戎狄人,居云梦江汉的荆楚人,披长发戏水的吴越人,喜椎髻歌舞的巴蜀人通过驿道连成一体,交流交往,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统一打下了基础。
 
  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是地理环境的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认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及其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论法的精神》)地理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人们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以及体质、智力的重要因素。土地贫瘠,可以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也可以使人粗野、冲动,有些特殊地理环境可以使人产生体质和智力缺陷。土地膏腴,可以使人柔弱、怠惰、贪生怕死,也可以使人悠闲、沉稳、文雅。巴人处于较为贫瘠的山区,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这里的山水养育出来的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悍直,有一种拼命精神,这就是巴人精神。纤夫精神具有巴人精神的特质,纤夫精神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引导和鼓舞着纤夫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开拓进取。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月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办公室:0718-4332748  新闻热线:4001001918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