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工会工商联
团县委文体新广残联
神农溪职高消防茶叶
野三关金果坪溪丘湾沿渡河
官渡口清太坪水布垭大支坪
东瀼口绿葱坡茶店子信陵镇
   新闻中心县委办巴东党建巴东廉政巴东宣传文明巴东巴东长安巴东统战经济开发区楚峡文艺精彩专题论坛留言板
 当前位置:  首页 > 扶贫故事 > 正文
 
【扶贫故事】小小西红柿“红”了小康路(图)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6日 15:04    【点击:

特约记者 穆世祝



采摘西红柿

  1月22日,已到深冬时节,时令蔬菜早已下架。听说巴东县官渡口镇四季坪村菜园里还有西红柿挂果,记者决定去一探究竟。

  记者驱车一个小时来到四季坪村,半山腰上一亩西红柿菜园掩映在柑橘园中,红的西红柿、黄的柑橘成为冬日丰收景象。据村计生主任谭海英介绍,这块柑橘园主人名叫陈代云,他的妻子向贤英正在采摘西红柿。

  “稀客!快到屋里坐。”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向贤英连忙起身从田里朝家里走来。

  “你爱人呢?”“他打工去了。”一阵寒暄中,向贤英热情地递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

  在2013年精准识别时,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的陈代云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次偶然,陈代云帮女婿运送水泥到长阳,见长阳一块西红柿地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西红柿,出于细心和好奇,和种植老板聊起了种植经,把种植西红柿的技巧和经验全部记在心里。“身体不是很好,光靠务工怎么能脱贫,长阳的气温、海拔、土壤和老家一个样,何不也种植西红柿试试。”陈代云在心中开始琢磨西红柿创业梦。



分拣西红柿

  没想到点子一提出,瞬间引起了妻子向贤英的共鸣,很快达成了共识。说干就干,2016年,陈代云购来西红柿种子、肥料,松土、掏沟、起垄、播种,一颗颗承载脱贫希望的种子开始在土地里生根发芽。

  剪枝、捆绑、防虫、梳果……陈代云夫妻两如呵护婴儿一样,一棵棵西红柿苗迅速茁壮成长起来,当看见一个个红润的西红柿挂于枝头时,他们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几分地西红柿,2000元真金白银进了腰包,陈代云尝到了种植西红柿的甜头。2017年,陈代云和妻子干脆把门前一亩地全部种上了西红柿,仅上半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5000多元。

  西红柿种植和收获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农田则处于空档期,陈代云萌生出秋冬种植西红柿的点子。经过精心培育和管护,出人意外地结出了鲜红的果实,一块西红柿菜园和四周枯黄的农田构成了鲜明的映衬。

  如今,陈代云一亩地的西红柿成了“致富果”。“下半年又卖了2000多元,今年是大丰收呀!现在存货还有100多公斤呢”向贤英边把屋内存放的西红柿分类边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代云夫妇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范,并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

  “儿子在外务工挣点钱,我在家喂养了8头肥猪卖了5头,收入12000元,老伴外出卖西红柿,也可以收入10000多元,这日子有奔头。”算了一笔脱贫账,向贤英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月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办公室:0718-4332748  新闻热线:4001001918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0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