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低山气温24-28℃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首 页  新闻中心  我们巴东  旅游  文化  教育  财经  扶贫  招商  专题  微信
在线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扶贫> 正文
 
小山村的扶贫老黄牛——记驻村“尖刀班”编外成员崔恩
 

发布时间:2018-06-22 16:04:44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邓海军
 
  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这是老黄牛的埋头苦干形象。在八百里巴东扶贫战场上,有这样一位老战士冲锋在前线,拼老黄牛一般的牛劲,背驮沉甸甸的精准扶贫包袱,躬耕在有温度的民生土地上,他就是巴东县野三关镇竹园淌村驻村扶贫干部崔恩。
 
   “我来,就是为老百姓干点事儿的,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坚决不搞“盆景”和花招。”一句朴素的话语,蕴含了崔恩深深的扶贫情结,也映射他的精神品格。把老百姓的事儿放在心上,拿在手上,今年55岁的崔恩用无私的公仆心和民心相印,谱写了一曲感动、感人的扶贫之歌。
 
 “请让我上,我可以为老百姓做点事!”
 
   “岗位在村,吃住在村,学习在村,到扶贫前线去,到贫困百姓需要的地方去!”2018年3月,巴东322个“尖刀班”、2387名成员进驻扶贫村,从江南到江北,村村寨寨处处是扶贫干部俯下身子,甩开膀子问计献策扶贫的生动画面。
 
  竹园淌村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贫困为这个美丽小山村抹了黑。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巴东县质监局长陈永久担任该村“尖刀班”班长,县大桥局作为结对帮扶成员单位派出1名干部,充实和壮大驻村“尖刀班”力量。在竹园淌村“尖刀班”花名册上,并没有“崔恩”两个黑色字眼,他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扶贫干部。

   “请让我上,我可以为老百姓做点事!”在“尖刀班”驻村前夕,崔恩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尖刀班”队列。带着一份为民的初心,崔恩匆匆办理单位工作移交和安排好近期任务,驱车赶往百里外的竹园淌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搜集民情编制扶贫计划,崔恩很快进入驻村“尖刀班”成员角色,与“尖刀班”驻守在同一个战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尖刀班”编外战士。

  “老崔怀着一颗热心、真心,虽快要退休,仍一心想着贫苦百姓,主动加入‘尖刀班’,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种扶贫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对于崔恩主动加盟扶贫战队,“尖刀班”班长陈永久这样点评。

“老百姓有了笑脸,我才会开心!”

  周一到周日,巴东县城与野三关镇竹园淌村串成了“两点一线”,车程100余公里的巴鹤路、318国道沿线印下了崔恩一深一浅的扶贫印记。“老百姓需要我,我为他们做了实事、好事,他们笑了,我才会开心。”作为一名“半脱产式”干部,崔恩成了游离在单位和扶贫村间的“棋子”。

  补短板,是精准扶贫的战略制高点,关乎脱贫攻坚战的成败。铺筑和打通竹园淌村10、11、12组水泥路、断头路,畅通村级产业输血造血的“主动脉”,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在这扶贫节骨眼上,崔恩深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分量。“这条路是救命的路,要修通、修好,但要攻克架几座桥、修几个涵洞的难题,我是桥梁科班生,技术方面我来联系专家,资金这块我们共同想办法。”在交通补短板研讨会上,崔恩掷地有声地抛出想法,给“尖刀班”成员们吃了颗“定心丸”。

  请来了桥梁设计专家现场踏勘,一张设计图纸出炉了;施工队进场了,一派热火朝天的修路景象在小山村上演。蹲点担任工程“监工”,坐镇前沿当起“指挥长”,短短几个月时间,桥梁骨架横跨山谷,大小口径的涵洞纵横河沟,一条畅通、平坦的康庄路初见雏形,泥巴路、断头路即将成为历史。

  路通了,日子红火了起来,可没有水,日子谈何滋润。水和路一样,是竹园淌村民心中的两大心忧。白天,崔恩和队员们走村入户、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夜晚,召开屋场院子会、碰头会讨论引水方案。为“一管清水进农家”这个梦,崔恩用蛮干加巧干,绞尽脑汁破解竹园淌村安全饮水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水源找到了,引水供水管网线路图了然于目,历经一场干群一心引源头活水的会战,400立方米的4口水池散布村组供水中心点上,管网如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家家户户,吃水不忘挖井人,崔恩圆了竹园淌村几代人的引水梦。

“用爱心贴民心,收获一片真情!”

  “雨季要来了,谭支文、谭国平等4户的房子要尽快整修了;老王与老向之间扯皮的事,要在下周化解好;今年计划发展经济林木10亩,樱桃树、李子树苗子要抓紧时间采购……”在崔恩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工作日志。

  走破了一双鞋子,写完了几个笔记本,瘦了一大截,黑了一大圈,崔恩一下子从城里人蜕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在扶贫村搞事,就是在给自己的家乡搞事,就是在给自己家谋福祉。”每当家人看见憔悴的他,心生怜悯时,他诙谐地一言带过。
 
  当爱心贴近了民心,干群真情就会在泥土中沉淀,升华成“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仰。在崔恩的组织和带领下,县大桥局为竹园淌村级阵地建设筹资5万元,为五保户徐昌金、李继达房屋改造筹资2万元,为村级产业发展筹资3.6万元,单位党员干部为谭支文、谭国平等4户房屋改造捐款3000余元……一份份善举和义举,书写了一张张群众满意和认可的扶贫答卷。

  拖着时常会痛风发作的双脚,每日行走十里山路,从未缺课、掉队,崔恩是驻村“尖刀班”的一名钢铁老兵。“老崔不怕苦、不怕累,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为我们老百姓操心、奔波,真是一名好干部,遇上他真是咱们村的福气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今,崔恩和驻村“尖刀班”成了竹园淌村老百姓的“亲人”,他们用鲜活生动的扶贫实践,印证了“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的脱贫金句。
 
 

 
 
值班总编:邓毅 责任编辑:付瑞勇 校对:郑宸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本 网 简 介 -团 队 风 采 - 广 告 服 务 -联 系 我 们 - 法 律 声 明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办公室(传真):0718-4332748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8-4334335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421306号   湖北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