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低山气温24-28℃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首 页  新闻中心  我们巴东  旅游  文化  教育  财经  扶贫  招商  专题  微信
在线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扶贫> 正文
 
“暖男老师”的扶贫路——记巴东二中扶贫干部张明辉
 

发布时间:2018-06-25 15:14:5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特约记者 张安地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准扶贫是一场攻坚战,理当尽锐出击!
 
  “到基层去,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去,冲锋在扶贫一线。”2017年8月23日,时任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团委书记的张明辉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前往野三关镇谭家村社区开展驻社区帮扶工作,正式上任谭家村社区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

 从教书转岗扶贫  脚沾泥土沉淀真情

  习惯于站在三尺讲台,手持教鞭、粉笔、书本,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可走出教室到扶贫战场,张明辉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
 
  教书要读透课本理论,扶贫要摸清村情,了解老百姓的民意需求,要读懂、读深农村基层治理这本“书”,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张明辉很快了悟。向书本学,张明辉一边看、一边做笔记,逐字逐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州县编发的《扶贫干部应知应会一百问》读本,短短几个月,他写完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
 
  三人行,必有我师,老百姓就是最好的老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张明辉,用一个月时间,行走在村村寨寨,足迹深深印在串联15个村民小组、124户贫困户的小路上,和贫困户面对面谈心,广泛征求村组骨干、党内外群众、离退休回乡休养干部的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和调查研究,拟定了谭家村社区三年建扶工作方案,瞄定将谭家村社区打造成野三关“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
 
  “在实践中学,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照“进得来、稳得住、做得好”驻村扶贫总思路,张明辉带领“尖刀班”聚焦聚力社区各项事务,频繁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政策,精准识别贫困户,严格做到“卡内无硬伤,卡外无贫困”。同时,督导帮扶干部进组入户,精准制定和落实脱贫方案,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从教书转岗扶贫,张明辉用智慧和勤劳这根“金刚钻”,成功揽起了精准扶贫这个“瓷器活”。圆满完成农保、社保、综治维稳、社会扶贫网注册,出色完成补短板、核对信息、低保调整等工作……一张张成绩单,印证了张明辉真扶贫、扶真贫的心路历程。

  扶贫+扶志  引发物质到精神的脱贫蝶变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老师的天职;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这是扶贫干部的本职。谭家村社区地处集镇的中心地段,群众经济基础较好,但由于移民搬迁等原因,外来人口日渐增多,老百姓素质参差不齐,“以丑为美”“以贫为荣”、“以恶为勇”等个别现象仍存在。

  民风淳朴、民俗健康、民众文明,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堡垒,对控制战局成败至关重要。张明辉与社区两委反复研究,率先在全州成立了首个村(社区)级“道德协会”。借助“道德协会”这一组织载体,张明辉与“道德协会”会长向宏茂联袂,依托“谭家村社区微信工作群”平台,开展“微课堂”教学10多次,把好思想、好风尚、好礼仪植入老百姓心田。

  道德讲坛开讲、新时代讲习所开课、法制讲座进社区、“创新驱动发展、科协破除愚昧”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首届“五好家庭”授牌……扶贫+扶志,一场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的质变、“智”变悄然发生。

  如今,环境卫生好了,打架闹事的少了,争贫出丑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勤劳致富的多了,自立自强的多了,张明辉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课堂和书本学习、社区两委解读政策等形式,为老百姓补精神之“钙”,送创业致富“金点子”,引发了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励志脱贫蝶变。

 真情演绎感动 用高尚师德谱写扶贫华章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重在从小事做起。2017年9月21日,谭家村社区委员会来了一位特殊的上访户,一进门就是一阵抱怨:为何取消精准扶贫户?张明辉耐心为这位上访户解开心结,讲清“家中有小车”的硬伤,不符合贫困户精准识别标准。历经一番贴心的解释,上访户心服口服,满意而归。
 
   2017年11月中旬,张明辉在社区两委走访调查中,对社区旅游资源进行摸底,建立了优质景点一本账。对一组白家湾的自然风景、山水资源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为打造野三关的“亲水走廊”积极建言献策。目前,该区域已得到野三关镇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有望进入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阶段。
 
  摊大蛋糕和拼盘,也要解决和处理好根基问题,张明辉把村级产业发展和老百姓解难克难问题紧密结合,增强发展信心,赢得老百姓民心。在一次走访中,张明辉与社区支部书记张小平发现该社区6组的五保户张应全仍住在危房中,两人迅速将他搬迁到安全地带,组织机械拆除了危房,并协助安置到新房。
 
  2017年12月,张明辉先后给徐大春等十多家贫困户送去棉衣、棉鞋,帮他们温暖过冬;2018年3月25日,和帮扶干部陈安全一起,在谭家村社区8组徐圣爱家召开家庭会商讨危房改造事宜,并于4月12日动工;2018年4月,先后和“尖刀班”成员7次深入谭家村社区7组特困户谭支祥家,探讨危房改造方案……一次次行动,一幕幕感动,张明辉为的只是看到老百姓的那张笑脸。

   “扶贫攻坚是一项国家工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把千家万户的小事都做好了,脱贫攻坚的目标就一定定能实现。”从校园课堂到百姓大讲堂,从人民教师到精准脱贫“导师”,张明辉用高尚的师德师风,谱写了真情扶贫的别样华章。

 
 
值班总编:邓毅 责任编辑:付瑞勇 校对:郑宸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本 网 简 介 -团 队 风 采 - 广 告 服 务 -联 系 我 们 - 法 律 声 明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办公室(传真):0718-4332748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8-4334335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421306号   湖北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