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低山气温24-28℃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首 页  新闻中心  我们巴东  旅游  文化  教育  财经  扶贫  招商  专题  论坛
在线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脱贫攻坚战> 正文
 
【脱贫攻坚战】一面锦旗背后的扶贫情结
 

发布时间:2018-04-10 10:30: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李君

  “为民修通致富路,庙坪旧貌换新颜。”在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委会办公室脱贫攻坚作战图一侧,挂着一面鲜红的锦旗,印有的14个黄色大字格外显眼。简简单单的14个字,这是2组贫困户汪斯学向扶贫工作队表达的谢意和心声。

  一面锦旗,背后隐藏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离开了背篓打杵,路都走不稳了。”汪斯学住在小地名叫庙坪的小组,距离中心村步行要一个半小时,不通一寸公路,祖祖辈辈都用“背脚子”自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把力气的男人是相亲的抢手货。

  贫穷,汪斯学依旧接了父辈的代,没能扔掉穷帽子。大儿子汪勇在一场意外车祸中,丧失了基本思维和语言能力;小儿子王军家庭离异,四处漂泊下苦力打工求生。养儿却防不了老,汪斯学和妻子宋秀莲生活十分清贫,在巴东县精准扶贫精准识别中,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人穷志不穷。”守着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汪斯学夫妻俩从未向贫穷低头,用勤劳的双手,试图从黄土地中刨出一条康庄大道。每年,夫妻俩将五亩责任田全部种上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还饲养十几头生猪,块块农田丰收,头头生猪肥壮,可到了清仓出栏的时节,两口子却犯上了愁。

  一袋百来斤的粮食,虽累得气喘吁吁,一天来回可以背三趟,可重达两、三百斤的肥猪,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几个人合力抬根本甩不开手脚。“没得办法,有时只能用绳牵着慢慢往前赶,可猪太肥,经不住累,走到半路上就死掉了,只好低价贱卖或干脆扔到了野外。”眼前的山货变不了钱,汪斯学一脸的无奈和茫然。

  活猪累成了死猪,猪价卖成了“白菜价”,“苦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成了汪斯学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虽在交通不便上吃了哈亏,但我和媳妇儿一年还是有两万的收入,为两个不顺的儿子减轻下负担。”汪斯学算了一笔收入账,每次的“败笔”都落到了闭塞的交通上。

  在小山村“孤岛”庙坪,居住着11户人家,他们和汪斯学做着同一个梦:公路修到家门口。2017年6月,由结对帮扶单位巴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成的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队员们经过前期走访和调查,积极争取扶贫部门的专项资金30余万,彻底打破庙坪片区的交通瓶颈问题。

  2017年10月10日,挖掘机挥动长臂开挖了第一斗土,2组通组公路正式动工,11户人家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开工现场,见证了梦寐以求的一刻。“盼星星,盼月亮,庙坪终于修公路了,感觉和做梦一样。”历经2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蜿蜒、宽敞的乡村小路在山间盘旋,家门口前车子跑不再是白日梦。

  2017年12月15日,是土店子村庙坪片区村民平凡却难忘的日子。据汪斯学回忆,通车那一天,11户人家都买来鞭炮凑热闹,公路施工老板还买了一只山羊做烤全羊款待村民,以前过年都没这样热闹过。

  路通了,致富路也宽了,汪斯学的摘穷帽底气也更足了。如今,在驻村“尖刀班”的帮扶和引导下,2.5亩口粮田种上了桃树,经过一番精心管护和培育,一棵棵茁壮的桃树已有一人高,陆续开始试果,预计明年可挂果丰产。

   “希望这果树快点长大,明年果子摘好了,车子直接上门来装运,桃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变成红票子。”走在平坦的公路上,汪斯学憋足了一股子脱贫劲儿,只想让贫穷不再无休止“遗传”下去。
 
 
 
 
 
分享到:0
【sb788.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sb788.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在本网论坛和留言板上发表的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  
     
       
    本 网 简 介 -团 队 风 采 - 广 告 服 务 -联 系 我 们 - 法 律 声 明
     
     

    版 权 为 sb788.com 所 有,未 经 许 可 任 何 单 位 或 个 人 不 得 镜 像 或 复 制
    主 管:中共巴东县委、县人民政府  主 办: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  承 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主任办公室:0718-4333055 办公室(传真):0718-4332748 总编室:0718-4334814 编辑部、记者部、技术部:0718-4334335 新闻热线:4001001918
    本站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宣传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444300  投稿信箱:cjbdtougao@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8-4334335
      鄂ICP备13017499号-1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421306号   湖北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