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脱贫攻坚战】“尖刀班”的“女汉子”
发布时间:2018-03-07 09:50:00
特约记者 张应喜

  从计生专干、村支书到村脱贫攻坚“尖刀班”副班长,9坚守贫困村,造就了她的坚毅、果敢和干练。说话快言快语,做事雷厉风行的被村民亲切地喻为“女汉子”。
 
  这位“女汉子”就是沿渡河镇石板坪村女支书、“尖刀班”副班长王常群。

“女汉子”临危受命

  石板坪村地处于沿渡河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180589人,贫困户92户260人。全村基本处在400米至1800米的三角尖山(小地名)坡上,被村民无奈地称作“壁挂村”。穷山恶水,坡陡地少,整村脱贫压力山大。

  2016年底,石板坪村的原支书由于工作压力太大而辞职。处在脱贫攻坚的非常时期,村里岂能临阵缺将。2017年2月,经过村民测评和镇党委考核,群众基础好、已做8年计生专干王常群临危受命,正式出任村支书。
 


光伏电站
 
  “我那段时间瞌睡就睡不着,主要是担心这么大的脱贫重担,又是刚出任村主职干部,感觉到不小的挑战。”回忆起当初,王常群记忆犹新。好在有丈夫的全力支持,终于让她坚定了信心。为了更加专注于村里事物,王常群忍痛割爱转让了经营10多年的服装店,损失近8万元的年经营收入,“轻装上阵”做起了职业女支书。
 
“女汉子”加盟尖刀班

  年初,村里组建脱贫攻坚“尖刀班”,王常群成为副班长,也是村“尖刀班”中唯一一名女队员。

  面对攻克脱贫的坚中之坚,王常群心知肚明,比谁都清楚;破解村里的产业发展难题,王常群心中有数,比谁都有压力。但对于组织的信任和村民的期盼,她主动请缨,迎难而上。
 


农家乐

  3组段远桂对发展白柚积极性不高,认为田少,还是种点玉米安心。王常群充分发挥“尖刀”作用,多次上门做工作,段远桂勉强同意栽种。苗木栽了一个星期后,段远桂再次反悔,甚至把田间新栽白柚苗拔出,直接送到村委会。看到这种情形,王常群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白柚的发展确实能给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她深知穷怕的村民怕饿肚子,总认为发展白柚不如种玉米踏实。王常群就硬着头皮,前后三次上门帮忙细算白柚的收入帐,讲解村里发展白柚的产业优势,还自己掏运费请车将苗木再次送到段远桂的田间。最终,段远桂被王常群的执拗和真诚打动,发展了6亩白柚。

  如今,在王常群和“尖刀班”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石板坪村的产业和公共事务发展风生水起:通过立体式打造三大产业片区,在1、2组沿神农溪景区扶持贫困户新开了21家农家乐,在3、4组低山片区发展白柚220亩,5、6、7组二高山及高山片区发展小水果、魔芋和土蜂蜜养殖。在1组神农溪西岸新建一条产业路、一座铁索桥,与夫妻树铁索桥形成回环互通,通过产业路+景观徒步+采摘体验的旅游休闲模式,吸引神农溪游客上岸。同时,村里建成了一座光伏电站,告别了集体经济“空壳村”,还启动了卫生室和文化广场项目。

  靠近神农溪景区就要吃“
旅游饭”,通过王常群牵线搭桥,让10多名贫困村民当上景区的纤夫、导游、服务员。
 
“女汉子”也有柔情时

  去年冬天,王常群因入户走访村民至晚上9点多才疲惫地回到家中,推开门后,只见10岁的女儿在椅子上睡着了,女儿身旁还放着一碗没有吃完的泡面。看到这一幕,“女汉子”流下柔情的泪水。第二天,女儿严重感冒。在医院,女儿还心有余悸,拉着王常群的手央求道,“妈妈以后能不能早点回家,我一个人在家好害怕哟。”
 


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愧对家人,却赢得民心。“王书记对我们像亲人,不是她给我争取政策,我的农家乐怎么也开不到现在这个样子。”谈到王常群,现已脱贫的蒋兰不胜感激。经过农家乐的补贴和改造升级,蒋兰的农家乐夫妻树客庄不仅增设10个床位,高峰期还能同时接待7桌客人就餐。如今的她,在王常群的帮扶下,不仅把“夫妻树”做成地标式农家乐,还成为村里正能量十足脱贫榜样。
 
  阳春三月,三角尖山樱花烂漫。“女汉子”王常群和她“尖刀班”演绎的春天的故事还在延续......
镇情简介更多>>
   沿渡河镇位于长江以北,地处神农溪国际旅游风景区。东连溪丘湾,南邻官渡口,西抵重庆巫山,北接神农架。面积485.8平方公里,总人口50656人。 有“川鄂咽喉”、“神农明珠”和“小武汉”之称。
更多>>本地新闻
 
主办:沿渡河镇党委政府 联系电话: 0718-4412998
版权所有 巴东县新闻中心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镜像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