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前排右三)一行听取对口支援成果汇报
本网讯(记者
付瑞勇 实习记者
李子蕃)燕山巴山脉脉相承,26年不了情,50万巴东土苗儿女心怀一种情叫“北京情”。6月12日,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一行来到三峡库区巴东县,考察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指导协调对口支援工作,并举行北京市政协委员情系巴东爱心捐赠仪式。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林抚生,北京市政协秘书长、党组成员严力强,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陈清,北京市房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波;湖北省委副书记马国强,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李兵;恩施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州政协副主席肖谏诚;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县政协主席刘太可,副县长王爱忠参加。
参观巴东一中荣誉陈列室
在巫峡广场,吉林一行参观了北京市对口支援巴东成果展,现场听取了20多年结对帮扶历程、内容和成效的工作汇报。走进巴东一中校园,教学楼错落排布、绿树葱茏成荫、操场平坦开阔,以北京命名的教学楼“北京楼”吸引了考察团的目光,千里之外的北京情在校园里回荡。“真不错,一中就是巴东山区的‘清华’,这是巴东教育奇迹!”在巴东一中荣誉陈列室,一件件大事记、一张张照片、一个个优秀学子语录,让考察团无不惊叹和称赞。
自1992年以来,北京市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巴东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支援,26年来,在精准扶贫、移民小区综合帮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累计援助巴东项目223个,支援资金及物资折款近7.4亿元。未来三年内,北京市将重点实施3000万元的武陵山区中药材交易市场及基地建设项目、3000万元的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2000万元的茶叶基地改造升级及加工厂房等项目,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发力。
同时,借助支持三峡库区脱贫攻坚、实施移民小区综合帮扶援建、构建“农、工、文、体、康、商、旅”深度融合的产业格局等方式,凸显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并举的对口支援成效,北京市与巴东县同怀“携手奔小康”情谊,用实际行动缔结了血肉相连、心心相印、血浓于水的两地深情。
了解官渡口镇红花岭京援创业园情况
座谈会上,单艳平在致辞中说,今日的巴东,无处不是首都人民深情与爱心的结晶。舒适宜居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宽广的北京大道、潜力无限的京援创业扶贫园、设施完善的人民医院、优雅气派的巴东一中等,都是北京对口支援巴东的标志性工程。件件实事,桩桩好事,巴东人民无处不感受到首都北京的温暖和关爱,这些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巴东发展史册,成为五十万巴东人民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
单艳平表示,巴东将持续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倍加珍惜北京市对口支援的强大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秀的成绩回报首都人民的期望与厚爱。
吉林作重要讲话
吉林说,考察团参观了壮丽的三峡大坝,目睹了壮美的巴东风景,走一路、感动一路,考察团成员们将把感动转变为动力,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26年的时间里,北京市和巴东县干部互派挂职,共同学习、促进、成长,成绩可圈可点,成果有目共睹。
吉林指出,眼前的巴东新景和想象中的巴东相差很大,巴东之美远远超出了想象,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巴东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经济建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北京市要巴东县对口支援、精准扶贫等任务当成自身本职工作,义不容辞地支持和协助巴东整体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幸福的小康新巴东。要认真总结对口支援经验和方法,结合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要求,把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推向深入,助力巴东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吉林表示,回到北京后将加大对口支援巴东的宣传力度,动员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巴东发展,为巴东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力,形成对口支援巴东的强大合力。
爱心捐赠仪式
最后,北京市政协委员刘东晖、周明德分别代表各自公司向巴东县慈善总会捐赠资金20万元、10万元,用于救助巴东一中贫困学生和“三留守”对象,考察团成员还参观京援创业园,详细了解了创业园的企业入驻情况和扶贫模式。
座谈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