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讨 > 正文
“担当”需要党员干部做好“三类人”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3日 16:20

  6月17日晚,在中南民族大学行政楼会议室里,恩施市后备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召开“精准扶贫”专题座谈会。学员们运用近期所学知识结合恩施工作实际,就精准扶贫、担当作为等方面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现场督导座谈效果,采用跟踪管理的方式,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6月17日中国硒都网)

  目前,我国正处在精准扶贫决战决胜的攻坚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需要一批有血性、敢闯敢拼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肩负起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鲜明旗帜,是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担当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政治修养。担当需要党员干部做好做实“三类人”,才能“无愧于内心、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一是要做好文化知识的传播人。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党员干部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队人,而文化知识往往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知识决定担当的方向,水平决定担当的大小。这就需要担当者要以厚实的文化底气作支撑,加上系统的思维能力、综合的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的高超本领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谱写明日的盛世华章。

  二是要做好决策部署的落实人。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先行军”,必须要把握大局主动谋事,敢于担当作好表率,积极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落实的同时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纠纷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切实保障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是要做好为民服务的办事人。习近平同志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党自觉的历史担当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自身岗位出发,站好每一班岗,办好每一件事,做一个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办事人。(恩施市旅游局  朱文環)

 

 
主办:中共巴东县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党政办公大楼 邮编:444300 电话:0718-4333017
承办:巴东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