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概况 工运动态 维权帮扶 领导讲话 法律法规 文件选登 劳模简介 创业先锋 他山之石
公告栏
· 省总《实施细则》问题解读(鄂工...
· 关于举办庆“五一”全县职工运动...
· 关于转发《湖北省总工会关于印发...
· 县总工会迁址公告
· 关于在全县工会开展“强基层、补...
机构概况  
他山之石
· 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启动
· 山东省总出台维权“十条意见”
· 宁夏自治区总工会举办劳模精神宣...
· 四川省总工会开展职工子女关爱活...
· 北京市总命名“职工心灵驿站”今...
· 河南为女职工健康保护制定办法 ...
· 山东省总机关建起“悦读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先锋 > 正文
【扶贫故事】小小西红柿“红”了小康路(图)
发布时间:2018-02-22 16:23:11
特约记者 穆世祝



采摘西红柿

  1月22日,已到深冬时节,时令蔬菜早已下架。听说巴东县官渡口镇四季坪村菜园里还有西红柿挂果,记者决定去一探究竟。

  记者驱车一个小时来到四季坪村,半山腰上一亩西红柿菜园掩映在柑橘园中,红的西红柿、黄的柑橘成为冬日丰收景象。据村计生主任谭海英介绍,这块柑橘园主人名叫陈代云,他的妻子向贤英正在采摘西红柿。

  “稀客!快到屋里坐。”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向贤英连忙起身从田里朝家里走来。

  “你爱人呢?”“他打工去了。”一阵寒暄中,向贤英热情地递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水。

  在2013年精准识别时,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的陈代云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次偶然,陈代云帮女婿运送水泥到长阳,见长阳一块西红柿地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西红柿,出于细心和好奇,和种植老板聊起了种植经,把种植西红柿的技巧和经验全部记在心里。“身体不是很好,光靠务工怎么能脱贫,长阳的气温、海拔、土壤和老家一个样,何不也种植西红柿试试。”陈代云在心中开始琢磨西红柿创业梦。



分拣西红柿

  没想到点子一提出,瞬间引起了妻子向贤英的共鸣,很快达成了共识。说干就干,2016年,陈代云购来西红柿种子、肥料,松土、掏沟、起垄、播种,一颗颗承载脱贫希望的种子开始在土地里生根发芽。

  剪枝、捆绑、防虫、梳果……陈代云夫妻两如呵护婴儿一样,一棵棵西红柿苗迅速茁壮成长起来,当看见一个个红润的西红柿挂于枝头时,他们高兴地流出了眼泪。

  几分地西红柿,2000元真金白银进了腰包,陈代云尝到了种植西红柿的甜头。2017年,陈代云和妻子干脆把门前一亩地全部种上了西红柿,仅上半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5000多元。

  西红柿种植和收获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农田则处于空档期,陈代云萌生出秋冬种植西红柿的点子。经过精心培育和管护,出人意外地结出了鲜红的果实,一块西红柿菜园和四周枯黄的农田构成了鲜明的映衬。

  如今,陈代云一亩地的西红柿成了“致富果”。“下半年又卖了2000多元,今年是大丰收呀!现在存货还有100多公斤呢”向贤英边把屋内存放的西红柿分类边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代云夫妇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范,并被评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

  “儿子在外务工挣点钱,我在家喂养了8头肥猪卖了5头,收入12000元,老伴外出卖西红柿,也可以收入10000多元,这日子有奔头。”算了一笔脱贫账,向贤英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上一篇:向家洪:“牛”转不幸的养牛人
>>下一篇:弹花匠谭明杰:单手奏响生命最强音(图)

巴东县总工会 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巴东县党政办公大楼  邮编:444300  电话:0718-4333035
技术支持:巴东县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