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忠
不久前,一群教育界的游客来巴东旅游,特地到一些学校转了转看了看,认为巴东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学校都修得相当好,与闻名遐迩的巴东教育现象名实相符,体现出巴东人民尊师重教言行如一。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尊师重教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全面提升,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教师,被人们誉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充分体现出党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对广大教师的尊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社会是知识与信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先进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信息获取效率等方面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民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开拓的精神,以及求异创新的胆识和能力,方能跟上时代不断前进的节奏。优先发展教育,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一流教师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教学业绩,办出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事业是人类崇高的事业。教师不仅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学生,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是这个与时俱进崭新时代的呼唤。近年来,巴东克服重重困难把尊师重教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自觉在全社会营造起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巴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入校督办解决困难,为教育发展排忧解难,鼓劲加油,努力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居住和生活条件……让老师们立志从教、安心从教、长期从教,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以高昂的激情去唤起学生的共鸣,煽旺莘莘学子智慧的火苗,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育兴县”为巴东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内涵、优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的智力支撑。该县将立足人才强县远景目标,进一步“智造”享誉荆楚名扬武陵,令巴东50万儿女自豪的教育强县名片。